加关注
您的位置 首页>校园文化>正文
 

返回首页

RETURN TO THE HOME PAGE

【暑期三下乡】建筑与电气工程学院“青春‘筑’梦同心圆”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年08月15日
作者:  编辑:韦志龙  来源:点击数: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建筑与电气工程学院“青春‘筑’梦同心圆”实践团赴沙田镇芳林学校和平桂区文华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结合科学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特色活动,丰富了当地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

实践团队与沙田镇政府在沙田镇芳林学校开展了古建筑文化小课堂,志愿者通过PPT展示广西区内著名古建筑和贺州周边古建筑,详细介绍了斗拱、榫卯、藻井、飞檐、琉璃瓦等建筑结构特点。在课堂中,孩子们体会到了传统建筑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认识到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在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传统古建筑文化的浓厚兴趣,实践团的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用专业知识助力传统古建筑保护做出贡献的决心与信心。

为进一步宣传新能源知识,培养青少年对新能源技术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团开展了以“探索新能源,启航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课堂。志愿者以中国电力发展史为切入点,讲述新能源的种类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机理、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的优势和短板、发展新能源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使孩子们对新能源小汽车和太阳能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并为构建美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践团走进平桂区文华社区开展“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漆扇”小课堂。走进漆扇课堂,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漆扇,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图案设计,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在颜楚云与彭晓薇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飘漆”技法的魅力,通过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上绘出斑斓图案,每一笔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创意。当大漆颜料与扇面相遇,是色彩的交融,更是千年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每一把漆扇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当小朋友们轻轻摇动手中的漆扇,不仅感受到了夏日的凉爽,更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匠心独运。

在建筑模型榫卯特色课堂中,最受小朋友们喜爱的是建筑榫卯结构知识。榫卯结构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通过木件的凹凸结合,达到紧密连接的效果。这种方式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故宫、悬空寺等。

志愿者详细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让小朋友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更深入了解。在课堂的实践环节,小朋友们分组进行了建筑模型榫卯积木的拼搭。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动手操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下乡”不是终点,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建筑与电气工程学院“青春‘筑’梦同心圆”实践团将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青春之名,肩负使命,练就过硬本领,答好时代问卷,用实际行动勇担时代使命!

上一条:【暑期三下乡】 青马班“三下乡”——‘贺’我一起振瑶乡
下一条:【暑期三下乡】 情系民生,食出幸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

一周热点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共青团贺州学院委员会